中国好字画鉴赏《渔乐图》 这幅《渔乐图》描绘的是湖山相接、渔舟停泊的港湾景象,表现出作者对安居乐业的恬静生活的向往。本幅自识“小仙”,钤印“江夏吴伟”,无年款。《渔乐图》画面构图朴实自然,近景描绘高树坡石,老树的枝干横斜江上,水边停泊着几艘渔船,渔民有的在备炊,有的在闲谈。中远景山峦叠起,连绵起伏向远方延伸,云气迷蒙,水天相接。江中的渔艇上,有的渔民在下网,有的在收船。渔民身着粗衣短衫,满面风霜,形象淳朴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山脚与水边沙碛,以及曲折的河岸造成了画面的纵深感。左边一角露出土坡、丛树、垂柳,显得自然惬意。画中S 形的构图,使近、中、远三景显得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,富有层次感:右面山势雄峻浑厚,左面江面辽阔深远,渔艇出没其间,意境开阔,气势宏伟,和舟子、渔父闲逸高蹈的情趣相融合。 在画法上,《渔乐图》用笔简练劲健,山石、树木及渔舟多以侧锋勾勒,线条转折多变,充满着动势。作者运笔迅疾威猛,横涂竖抹,如一气呵成,洋溢着撼人的气势。图中用墨明洁、轻快,有机地构成了水墨淋漓的生动画面,显得真切自然。 绘画史上习惯于将吴伟划入宫廷画家的行列,不错,他曾在明宪宗、孝宗朝两度应诏入宫,先后被授锦衣卫镇抚、锦衣百户,孝宗还赐给他一颗“画状元”图章和一所豪华宅第。但他不习惯于京都的荣华富贵,他喜欢金陵,留恋秦淮河、歌酒胭脂之中。 他第三次奉诏是明武宗时期,秦淮的友人为他歌酒饯别,他兴致勃发,豪饮过度,醉死在秦淮的香风柔月中。 杯中之物是吴伟不可一日缺少的宠物,一日,他正酩酊大醉,皇上忽诏之入宫作画,慌乱之间,他竟跪翻了墨汁,他随机应变,放手涂抹,顷刻间,作出一幅绝妙好画,皇上叹赏久之。 又一日,他于友人所取莲蓬濡墨搨于纸上,稍加点染,即成《捕蟹图》,潇洒奇丽,巨细曲直,各有条理,观者骇然。 听了吴伟的故事,再来看他的作品。 此幅《渔乐图》是吴伟众多画题中,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。全图境界开阔,气象雄伟,散发出较浓郁的世俗气息,反映了画家绘画中鲜明的艺术特色。 遥岑近石,或粗笔率意取势,或皴擦点染写质;三五株树木濒水而立,侧锋焦黑,和粗重的山石一起辉映着远处素淡清丽的山景;一湾曲水,自天际萦回而来,“渔乐”就在这曲水中展开—— 近处,几只小船泊于岸边,渔舟中渔翁正在交谈,谈今天的收获,说明天的打算;妻子正忙于炊事,一缕青烟正依依升腾;还有的在舟中小憩,看看江景,驱走一天的疲惫。 中段,张网、垂钓、泊归,各行其事,互不干扰。 远处的叶叶渔舟在遥山远水的映衬下,只留下些暧暧的大意,将我们的视觉引向天际。在西下的夕阳里,母亲、妻子、儿女正翘首以待,会不会有“误几回,天际识归舟”的惆怅呢? 吴伟(1459~1508 年),字次翁,又字士英、鲁夫、号小仙,江夏(今湖北武汉)人。曾任画院待诏,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“画状元”的图章。吴伟是戴进之后的浙派健将,工画人物、山水,早年比较工细,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、泼墨淋漓,与“浙派”有异,因为他是江夏人,被后人称为“江夏派”的创始人,传其画法的有蒋嵩、张路、宋臣、蒋贵、宋澄春、王仪等。 图绘湖山相接渔艇栖泊的港湾,布景简略,近处几块嶙峋山石,数株偃蹇老树,三五泊岸渔船;中景一片亘绵山峦和一角延伸沙碛;远处是溟蒙的峰岭。但布??丰富多变,S形的构图,使近、中、远三景显得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,诸景既相互系连,又不显迫塞,富有层次感和深远感。整体境界开阔,气势雄伟,生动地传达出江南渔港之美。 作者在渔民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诗意,用画笔反映渔民生活,表现渔民的乐趣,那些终身转悠于皇帝身边而博取富贵的宫廷
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通关题库附带答案.docx
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,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,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(可下载、阅读),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,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。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) ,上传者
@BETHASH6